国家体育总局整治饭圈乱象及相关争议探讨
近期,我国体育界因饭圈乱象引发了广泛关注。1 月 14 日,国家体育总局召开会议,将整治饭圈乱象提上日程,这表明饭圈文化在体育领域的影响已极为严重,到了必须治理的地步。
饭圈文化对体育赛事和运动员个人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。例如,1 月 4 日,某社交平台出现用樊振东身份证后六位作为口令红包的事件,这种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令人震惊。樊振东并非首次被饭圈文化伤害,此前类似情况也有发生,他曾明确表达对饭圈文化的不满。

国家体育总局出手后,效果显著,不少运动员解散粉丝群,王楚钦解散粉丝群还冲上热搜。然而,在此期间,媒体人贺晓龙却开启“炮轰模式”。他将矛头指向张继科和刘国梁,认为张继科是饭圈文化的鼻祖和创始人,而在刘国梁的带领下,饭圈文化扩大,甚至让乒乓球运动的竞技独立性消失。比如 2024 年巴黎奥运会,孙颖莎和王楚钦失利后仍被营销。贺晓龙称刘国梁是饭圈文化的保护伞,要整治乱象就得打掉这把伞。但贺晓龙的言论毫无真凭实据,只是主观见解。
作为拥有众多粉丝的媒体人,贺晓龙在网络上公开抨击中国乒协主席的做法不仅不妥,还可能需承担责任。若饭圈文化伤害了体育界,那这种为博眼球公然扣帽子的行为,难道不是另一种“饭圈”吗?
从樊振东官宣退出世界排名起,乒坛备受瞩目,起初关注点在 WTT“不参赛罚款”规则,后来舆论转向中国乒协和刘国梁,贺晓龙多次激烈发文。打击饭圈文化固然重要,但借机博取流量、恶意评论他人的行为同样应受追究,网络并非法外之地。此前,杜立言记者因在社交平台发布引导性内容被禁言。所以,在整治饭圈文化时,相关部门对其他乱象也应重视,如此才能推动体育界更好发展。
总之,体育界需要一个健康、积极的环境,让运动员能够专注于比赛和训练,为国家和观众带来精彩表现,同时也让体育事业蓬勃发展。